第(2/3)页 从实验庄子成立之初,到如今,不能说有多大的成果,但有了方向,进一步就是经历时间的考验,看最终走向了。 “不错不错!你们两个要好好加油,到时候本官等你们的好消息。”戴县长看着这些东西,十分满意,还夸了朱大、朱二几句。 他看得出来,这个实验庄子做的是“实事”,不比做生意花里胡哨的,容易引人注意。 再加上朱氏蒙学还有农学培训班,戴县长打心眼里认同了朱家是“耕读传家”的说法。 哪家当家做主的不是男人? 女人赚点胭脂钱,只要不耽误家里男人的事情,那就行了。 叶瑜然目光微闪,还带着戴县长参加了朱氏蒙学。 “这蒙学也是为了方便村里人,没收什么束修,就收了些先生的口粮和书本的成本钱……”叶瑜然说道,“现在孩子还小,都让他们在沙盘上练习,对纸张的消耗小,成本也比较低。” 其实叶瑜然也想过解决“纸”、“笔”、“墨”的问题,只是前期若没有一个铺垫,贸然拿出来太突兀了。 所以,她准备朱氏蒙学的需求量再大一些——为了节省成本问题,不得不踏上“造纸”之路,从而开启活字印刷、报纸、杂志…… 最后建一所村级图书馆。 当然了,这是后话。 “他们都愿意送孩子来读书?”戴县长略微有些诧异,他之前就听说朱家村有蒙学的事情,但他一直以为规模极小,也有那么几个人上学。 没想到实地考察了才发现,人家这蒙学办得可不比镇上的小,好几间大教室呢。 他也走访过其他村子,极少有村子愿意读书的,朱家村这么开明吗? 叶瑜然笑着说道:“怎么不愿意?哪个当父母的不是为了孩子,不想自己的孩子以后能过上好日子?这会识字写字的人,跟不会识字写字的人区别还是挺大的……” 没有什么大道理,有的只是一些现场的例子。 比如朱三、朱七。 朱家都能养出两个读书人,他们一个村子,还能养不出第二个吗? 何况,在朱家那些厂子、作坊里干活的,一般能当上小组长的,也都是能写会算的。 除此外,去外面打短工的,那种能写会算的,也比较容易拿到高薪水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