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其实按照郑回的设计,南诏这样的小国,最好能够在大唐和吐蕃之间反复横跳,两边吃好处。 可是大唐剑南节度使留后李宓立功心切,多次派兵进攻南诏,最后甚至在没有奏请朝廷的情况下,尽起了剑南军的精锐,想要先斩后奏灭了南诏立功。 最后李宓因为轻敌被全歼,大唐和南诏之间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。 如果彻底倒向吐蕃,那南诏和大唐就要变成生死仇敌了。 而吐蕃一定会利用南诏来牵制大唐,这也是阁逻凤不愿意看到的。 郑回也叹息一声说道:“希望立此德化碑,日后还有和大唐重归于好的机会吧。” 而两人谈论的吐蕃赞普,正高高的坐在赞普宫中,年轻的赞普面无表情,看着烟雾缭绕下苯教巫师全身抽搐的诡异舞蹈。 终于熬到了祭祀完毕,带着诡异面具的苯教巫师退下后,年轻的赞普看着两边恭敬的大臣,宣布了一条重要的律令。 赞普决定增加“尚论”的名额。 原本吐蕃一共有五位大论。 赞普宫有一位辅左赞普,参赞军国要事的大论,这也是吐蕃的宰相。 又在四方设立大论,这就是四方大论,等于是拥有宰相头衔,分镇各地的节度使。 不过在赞普宫的大论,经常会变成凌驾在赞普之上的权相,甚至当今赞普还是继承人的时候,都差点被老赞普的大论废除。 所以年轻的赞普决定将大论的人数从五人扩充到九人,除了四方大论维持不变之外,在赞普宫再设立四名大论。 这样,赞普宫的大论就从一人变成了五人,这也相当于从独相制度变成了群相制度。 对于这样的律令,吐蕃的贵族自然是欢迎的,增加了大论的位置,那就意味着大家都有了新的机会。 虽然大论的权柄被分散了,但这也是大论啊! 为了争夺这多出来的四个大论位置,吐蕃的各大家族再次争斗了起来。 年轻的赞普面带微笑的看着自己抛出去的饵食,稳稳的坐在赞普的宝座上。 混乱的至德二载,终于走到了四月末。 一路风尘仆仆的房琯,终于带领庞大的幕僚队伍抵达了武威城,正式就任河西节度使。 第(3/3)页